U-DO space A-Zenith 艺术无界 空间有度

Claudio Luti

米兰国际家具展主席
Kartell总裁

自1988年接管品牌的管理,他将一个家具品牌转变为拥有全球130多家的旗舰店的家具帝国,并于1999年开设Kartell博物馆。基于对产品质量的设计研究,对设计师合作以及细节的关注,数十年来他将Kartell保持在意大利设计的最前沿。

Claudio Luti 新浪家居

Q:【新浪家居】
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海展昨日正式开幕,作为米兰国际家具展主席,您觉得本次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海展,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亮点?

A:【Claudio Luti】
我不仅是Kartell的总裁,也是米兰展的主席,今年是我们第四年举办这个展会,我看到参展的品牌无论质量还是设计都提高了不少,观众的品味也比前几年更好、更统一。从4月份意大利的米兰展,到11月份上海的米兰展,这个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很多意大利品牌都想来参加上海的米兰展,因为中国市场越来越大,所有人都想进入这个市场。另一方面,观众相信意大利的设计和制造,寻找原版的产品。

Q:【新浪家居】
每一次的米兰展都会吸引全球各地的设计师蜂拥而至,您觉得是什么在吸引着这些设计师走进米兰展??

A:【Claudio Luti】
一方面,米兰展现在可以说是家居行业最大的平台,无论是在米兰还是在上海,而且大家的品味越来越统一了,所以都愿意来参加和分享。另一方面,目前所有的品牌都在看好中国市场,设计师也对中国市场很好奇,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把自己的创意带到中国。

Q:【新浪家居】
如果说米兰展是一扇设计界的大门,那么美学、艺术、文化则是设计的一扇又一扇窗,在不断丰富设计师的个人素养,那么您是如何理解美学、艺术、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A:【Claudio Luti】
它们的关系很接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认为文化、美学和艺术是分不开的。当然,设计也是一门艺术。Kartell把家居和科技的概念结合起来,产品要实用,也得有美感、有设计感、有文化。我是米兰人,所以我非常开心、骄傲地说米兰是创意的设计中心。虽然米兰城市比较小,不如上海、伦敦、纽约这么大,但是我们在服装、家居、科技等方面的创意都很丰富,我们很有创造力,所以米兰展在米兰并不是一个意外。今年是米兰和上海友好城市40周年,这也不是一个意外,因为上海跟米兰一样都是国家的创意和经济的中心。

Q:【新浪家居】
正像您刚才说的,意大利的设计在国际上非常知名,也是全球前沿的设计强国,那么您觉得中国和意大利的设计上,有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A:【Claudio Luti】
两个国家的历史都很悠久,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都有一定的设计感。现在最好的就是把两个国家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地合作。

Q:【新浪家居】
1949年,Kartell曾以塑料材质掀起设计新风潮,如今是2019年,Kartell一直在消费者心中保持年轻的活力,这其中Kartell有什么独到的秘籍?

A:【Claudio Luti】
我认为我们一直保持了正确的战略——品牌一直跟着理想和创意发展。我们不仅是有一个既定思路,也会不断地去更新,跟国际设计师合作,而且我们是最顶级的工业设计工厂。虽然我们从塑料的创意开始,但不代表我们是一个塑料品牌,我们会应用各种各样适合工业生产的材质。所以我觉得保持不断地更新、产生新的想法,这个就是我们的秘密。

Q:【新浪家居】
Kartell目前的产品有着非常强的技术,比如Smart Wood新品通过3D弯曲木技术,实现了实木材料的三维立体弯曲,在这个技术迭代发展的时代,您是如何理解美学艺术和科技工业之间的关系?

A:【Claudio Luti】
它们一定是有关系的,但这个关系需要平衡。运用科技的时候,得研究什么科技适合什么样的材质、设计,然后把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一个产品会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可能更关注科技,或者是设计感更强,但最终它们是平衡搭配的。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最理想的科技来更新我们的创意,在适合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创新,这是我们70年来一直是最顶级的设计品牌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在实现自己的想象。

Q:【新浪家居】
Kartell的历史非常悠久,产品设计也是全球典范,产品设计要有美感,又要适合现代人居,Kartell是如何平衡这二者间的关系?

A:【Claudio Luti】
我们最看重的就是美感,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才找到二者的平衡,而且需要最好的设计师和最好的科技师一起磨合互相配合,才能够找到最美、最实用的产品,谢谢。

About 有度空间

美是唯一不受时间伤害的东西。U-DO有度空间以FI·点、NI·线、AE·面组成,由亚振家居冠名,开启你的审美故事,等你探索。

Joint Director 联合监制
婉璟

Executive Edito 执行主编
常波

Editor 编辑
珮瑾

Design editor 美术编辑
陆圣韬

Engineer 前端
陆圣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