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 物 简 介 —

蔡军涛

恒大采暖创始人

他,2012年创立恒大采暖,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生存的理念,恒大采暖在漯河得以快速发展,2014年,恒大采暖被评为诚实守信单位,2015年被评为金牌暖通商,2017年被评为最佳暖通系统平台,2018年被评为暖通系统十佳单位,2019年被评为暖通舒适系统体验示范基地。注重质量、注重工艺、注重细节,恒大采暖树立了暖通行业应有典范。

查看更多详情

采访者
小浪

被采访者
蔡军涛

请为广大网友介绍一下恒大采暖的主要业务和服务特色。
蔡军涛

恒大采暖2012年创立,主要包含暖通、空调、新风、净水4大板块,已服务大约几千位业主,在漯河当地,应该能够排进暖通业的前三。

当地暖通行业表现如何?请您就当地市场的暖通情况展开介绍。

蔡军涛

当地暖通行业这两年有些变化,可以发现,前几年基本上是比较平稳,基本上都是一些高端小区,生活品质比较高的业主选择做暖气。近两年由于市政供暖的普及,暖通行业的整体体量基本上翻了两倍以上。

舒适家居系统覆盖到了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很多环节,不同的环节产品分类种类很多,贵公司在规划产品线时具体有哪些考虑因素?

蔡军涛

恒大采暖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集成商,在为业主提供系统的同时,还穿插着施工售后服务。暖通行业规划产品线时,首先要选质量、售后等各方面要过关的品牌。恒大采暖基本上是以质量求生存,因为暖通是隐蔽工程,如果系统后期出了问题,都不是小事,所以说,注重质量和工艺细节,以质量求生存是暖通行业必须要做的。

暖通企业要成为优秀暖通服务商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蔡军涛

要成为优秀暖通商,第一,要够专业。暖通行业有一定技术含量,如果说不够专业,产品的规划都不一定能规划好。第二,做人最基本的诚信。承诺到的,必须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后期出了问题,售后会非常麻烦。

集中供暖对暖通行业有怎样的影响?

蔡军涛

多多少少还是有影响的。原来是独立供暖,一般采用壁挂炉设备,但集中供暖后,壁挂炉的销量就会明显下降。但对行业也有好处,体量比原来大了很多,原来只有一些高端小区会选择,但现在中档小区,也会选择先把地暖铺上,再等后期集中供暖的普及。

神乎其神的石墨烯地暖,究竟是真是假,你怎么看?

蔡军涛

石墨烯材质多少了解一些,也去翻阅过一些资料,但石墨烯是大家公认比较贵的材料,甚至比黄金都要贵。而且它不可能量产,比如说,石墨烯在电池方面贡献比较突出,但就是小小的电池都不可能达到一个量产。现在地暖管等很多产品都说是石墨烯,这个概念,我是一直是怀疑态度的。还得等待市场的验证,让大家去看。

新风系统需要国际进口品牌吗?外国的月亮就真那么圆?

蔡军涛

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新风系统才是最主要的。进口品牌一般源自欧洲,但欧洲空气本身要比国内好一些,主要解决室内外的换气功能。而在国内,我们不仅要解决室内外空气的换气,还要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如果选产品的话,要因地制宜,要解决室内和室外的环境问题。

许多人认为新风不仅看主机,系统更重要,您觉得怎样才是真正的新风系统?

蔡军涛

好的新风系统,产品是一方面,主机是一方面,辅材是一方面,施工是一方面。比如说,朴勒用的EPP材质的管道就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三分材料,七分施工,如果说设计施工不专业、不合理,这样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市政供暖公司与暖通服务商之间如何更好协作?

蔡军涛

暖通现在普及率不是特别高,很多人还不是特别了解。其实,在方便、节能的市政供暖下,也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排气、排污不足、管道爆管、漏水等问题。因为市政供暖接口接到住宅后,管道中可能会出现空气和气阻,同时,管道杂质也会堵在过滤器滤网上,并且极有可能堵死。最最重要的是会因为压力循环问题,导致出现漏水,每年报纸上都会报道,因为供暖漏水,整栋楼、电梯都淹了这种现象频频发生。如果市场上有产品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自动排污、自动排气、漏水保护等问题,那就彻底解决了市政供暖的一些弊端,就会更加完美。

大家都说行业在洗牌,那,究竟是谁被洗出去了?

蔡军涛

有些商家可能是必然,比如说,产品质量一般、服务跟不上、不再创新、市场疲惫的企业,肯定被洗牌。恒大采暖基本上是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生存,产品选最好的产品,服务理念都有很大区别,我相信,恒大采暖不会被洗牌。

栏目介绍

继《中国暖通人》2018季、2019季成功开办,《中国暖通人》已在业内取得很大反响,2020季正式拉开序幕。 面对疫情围城的2020,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暖通行业也不例外,被按下不同程度的“暂停键”。面对疫情,暖通人该如何应对?
疫情之后,暖通行业将如何发展? 2020季《中国暖通人》带着这些难题,携手朴勒再次扬帆起航,走访更多有干货、有理想、有情怀的资深暖通人。

Director 监制
摩羯(朴勒) 张弛

Executive Editor 执行主编
常波

Field Editor 现场编导
陈迪(朴勒)

Designer 设计
孙劲阳 陆圣韬

Executive Assistant 执行特助
裴慧鸣 刘菡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