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实录:交互设计 打破思维的框架(图)(2)

icon 2010-07-01 10:29:25
icon 0

摘要:听国内著名设计师、设计活动推动者丁伟,与资深新媒体工业设计师李松平教授探讨中外设计环境的差异,及产品设计如何与企业经营对接的问题。两位设计师带着对国内设计产业的热忱与反思,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打破框架,思维转变

  李松平:我在国内比较缺乏教学的经验,第一个学生就是瑞典学生。回到国内,特别是和同济的学生进行接触以后,才发现了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中国学生和瑞典学生的互补性特别好,做互动项目的时候效果很好。这些效果只有把两地的学生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我会积极推动这样的交流,虽然过程中有很多麻烦的事,但是结果总是好的,不用担心。两个不同的团体在一起有时候会有不协调的地方,当时世博会刚刚在筹建中,只有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很空洞,困难重重。一开始两国的学生在工作方式上很不一样,但在一起两个星期之后互相了解适应了,在第三周的时候,仅仅几天就提出了很好的概念,同济校长和世博会的人员都非常满意。中国学生的脑海中往往容易接受一个框架,只在框架里自由发挥,瑞典学生却会质疑框架的本身。设计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改良,需要很多有突破的东西,如果可以打破这种框架,应该可以做的更好。

对话实录:交互设计 打破思维的框架(图)(2)
世博会联合国馆互动装置,起到指引、分散人流的作用

  丁伟:我想从企业的角度谈一谈,不同层面的企业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果从东西方的角度说,比如飞利浦,我发现它是从底层做起,研究用户变化的需求,同时掌握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国内企业的研发模式大部分是跟进策略,不论企业大小,就像李老师说的缺乏质疑和独立思考。别人出现什么概念,我们迅速跟进,降低成本,也能从中获利。文化背景产生了这样的思考习惯,产生了企业面貌和产业的形态。中国的产业层面是立体的,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变化中寻求自己的平衡点。比如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面对的是不同层面的企业,有500强企业,也有中国本土小企业等。我们的教育通常是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但在商业环境下却不该如此。500强企业允许你做很多研究,在2、3年之后发布新品,本土企业可能就要2,3个 月上市。他们的目标不同,学生很难直接做这样的转变。

  李松平:中国学生比较谦虚,功底扎实,技艺很好,表现、切入的都很有次序,但缺少的就是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比如说给一个课题,中国学生觉得我们就来做这个,不质疑课题的本身,然后找答案。瑞典学生不会这样,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是肯定的,经常对问题的本身去质疑,对课题的本身提出批判,找一些材料来证明。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这对设计来说是一种不利因素。中国的很多设计师,功底都很好;很多设计学生甚至比教授还强。他们不能占主导地位,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不去花力气质疑,只是习惯性的搜寻答案而完成任务。瑞典学生对问题本身的质疑能力很强,尤其是搞现代艺术的学生,他们觉得他们存在的价值本身就是进行质疑。虽然有的走的有点极端,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这种能力对设计还是很有帮助的。

对话实录:交互设计 打破思维的框架(图)(2)
将印着老品牌的胶带与LED灯结合 功能与意味概念得到双重诠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