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实录:2010世博工程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

icon 2010-04-21 10:52:24
icon 0

摘要:2010世博及配套工程施工新技术研讨会暨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此次评选出的23个奖项,充分彰显了上海地区建工、城建两大集团,以及参与世博建设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李怀清】:2010上海世博会的绿化建设也是一大亮点,其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就是总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主题馆植物墙。接下来我们有请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杨光辉,他的交流题目是大型泥水平衡盾构近距离穿越已建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直播实录:2010世博工程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杨光辉 

  【杨光辉】: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代表城建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对关于西藏南路越江隧道穿越地铁M8线的情况做一个汇报。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是上海世博会专用隧道,工程从西藏南路中山南路交叉口到浦东高科西路云莲交叉口。本隧道和M8线隧道最小净距为2.68M,西藏南路两条线路之间是11.4米间距,M8线是4.6M,这是西藏南路和M8线位置关系。西藏南路隧道他的参数是这样的,隧道的外径是11.36m,内径是10.36m,管片宽度为1.5m,管片厚度为500mm,M8线地铁隧道内外径分别为6.2m,5.5m。项目的特点来看,11.58m泥水平衡盾构,其开挖扰动、盾构纠偏等引起土体损失。第二个问题是近来据斜交穿越已建地铁M8线,其扰动影响区域可能达到150m,甚至更大。第三个特点,由于盾构和M8线相距太近,施工过程当中盾构切口水压较大。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东西线分期不同步推进造成了对M8线的干扰。本项目还采用了工程变形控制,按照一级控制等级来进行。

  施工技术措施方面,切口水压控制方面,我们控制在0.32mpa,波动控制在0.1mpa,推进速度和推理的控制,穿越区域推进速度控制在15mm/分钟,PMS泥水体系的应用方面,我们采用高分子泥水体系,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关于通用管片的拼装方面我们是采用8块通用管片。另外我们采用单液同步注浆。注浆的压力分配根据不同的位置分为四个方面来进行。补偿注浆方面,压力控制在0.5mpa以下。盾巴密封我们采用两道钢丝刷和一道钢板束。关于M8线内电子水平尺布设,我们在穿越前在地铁M8线隧道穿越影响区段100m范围内,布设电子水平尺自动监测系统。便于及时调整施工。

  结论方面,第一,大直径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M8线地层损失最终可以控制在2%,变形可控制在-5mm内。根据电子水平尺测量数据波动特征判断,可以认为盾构机施工影响范围为开瓦面前方和盾尾后方1-1.5D。本隧道与M8线56度斜交,盾构切口座厕最先达M8线,车将最大值始终偏向坐车,沉降槽不对称。盾构停顿或者是管片拼装阶段导致M8线沉降占总沉降较大比例,穿越过程当中,西线发生最大沉降为14.52-16.84mm。为了控制切口前方超挖产生的下沉及其发展,在保证切口水压稳定,送排泥通常的前提下应提高推进速度,尽早利用壁后注浆弥补前方超挖。控制盾构推进中的姿态,使推进轴线尽量与隧道轴线保持一致,尽量不纠偏,保持管片环与盾构之间的间隙均匀。

  谢谢大家。

  【李怀清】:上海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在西藏南路越江隧道过程当中,进行的研究,从穿越过程施工参数优化和实施控制到原位监测、信息化风险监控,取得了技术性的超越和突破,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后我们有请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市政分公司项目工程师郑晏华,交流题目是城市核心区群坑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直播实录:2010世博工程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市政分公司项目工程师 郑晏华

  【郑晏华】: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2010世博工程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我汇报的题目是城市核心区群坑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现在外滩隧道工程已经正式通车运行了,对于外滩综合改造工程的创新和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跨越地铁2号线,延安路隧道以及优秀的历史建筑物保护,克服多方制约因素。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第二个方面。

  首先是本项的概况,项目位于新开河区域,包括外滩通道,水上旅游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功能主要有停车厂、公交枢纽、地下空间商业中心、绿化等。本科研项目研究的内容是减小群坑各个基坑方面的影响,并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满足工期要求。本工程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工程环境复杂,有五个大型深基坑项目同时进行。第二受管线和交通影响严重,同时又要保证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第三工期紧,工程量大。总体组织策划难度大,工程分解难度大。第五隧道盾构穿越对基坑施工影响大,第六群坑开挖对基坑降水控制要求比较高。针对以上几点,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为探索适用性复杂环境下群坑施工方法,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群坑综合组织策划与环境保护,第二是群坑和相邻基坑之间影响方面考虑。

  我们认为对于复杂环境,工期紧的环境,首先要合理对基坑进行分区。通过对基坑的分析,总共划分为17个大小基坑进行先后施工,其中有10个为相互共享的基坑群,其满足了工程总体要求,利用分区之后,用相邻的基坑作为场地,也解决了场地的矛盾,有利于工程整体有效的开展。

  第二点内容是对分区各个基坑进行先后顺序的合理安排。关键点是确保工期要求,见效基坑施工相互影响,满足施工必须的场地要求。本工程根据先后施工顺序,满足了三个大型深基坑可以同期开工,减少彼此带来的影响。

  第三个内容是复杂环境下交通管线搬迁策划技术。前提条件是确保交通、管线都通常不断流。方法是压缩车道,充分利用老管,临排管。交通与施工方协调,使其对交通影响。

  本创新技术的第二项内容是群坑相互影响技术研究。本工程群坑体系当中主要有基坑10个,对于该群坑体系采用了一系列的难点和技术研究是群坑施工技术当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基坑分幅墙的设置和传出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受理稳定,结构安全。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在早期策划当中,我们通过对造价等方面的考虑,最后采用60cm墙来作为分幅墙,采取该创新工艺,确保了工程按时快速安全的完成。

  第三个技术是相邻基坑支撑转换技术。产生原因是维护共墙和一侧基坑支撑与另一层结构板不等高。第四点是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基坑支撑优化技术。两侧维护均以不受直接土压技术。为此我们针对调整规划进行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为优化后通过维护检测情况分析,各点最大变化值为8-13mm,与计算值相符。群坑施工相互影响控制的第二点为基坑与隧道交织施工相互影响技术控制。背景条件是君威在建工程,位置关系是基坑与隧道投影线重叠。我们决定先对基坑进行开挖,因为加强自身强度抵抗穿越的影响,在隧道穿越前完成结构地板更有利与总体施工控制。

  本次科研成果与创新点,群坑综合组织策划和环境保护有效应用,确保在工期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做到按时完工。本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了深基坑工程在结构占满道路情况下,采取了分幅施工。为今后的施工开拓了新的思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