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中国之路:2010可持续建筑国际大会实录(4)
摘要:2010中国可持续建筑国际大会于3月24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作为“绿色家园倡议活动”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本届大会以“低碳设计、绿色建材、节能技术”三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可持续建筑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这是在光导管,无非是把光采进来,有自然光以后就不要灯了,包括有去南京的话,还可以看一下地下车库,很多地下车库白天都打灯的,这样的话用光导管白天就不需要打灯了。还有比如这个楼梯隔一层放一个长明灯,如果这个楼道里都是黑的,那是很恐怖的,用户也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可以给他一个微弱的灯光,他走到这一层的时候这个灯光就亮了,这些细节都是需要注意的。我原来本身是搞设计出身的,所以有这样的考虑,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考虑到。这是施工的问题了,当然也包括设计,怎么把一个卫生间的砖做成整砖,而且这些部位要相等,买房人看这个。还有这个房子上面加一个天窗,就像宝马天窗一样。这是我一帮的设计师朋友,国内、国外都有。这个是毛细血管,就像人的血管一样,从末端来讲转换效率最高,比你什么的都还要高。这些东西实际上还是要真正地干起来,我们开始的时候什么招投标的方法都用了,我们不敢找最低价的招投标,后来迫于无奈我们组织自己的特种专业公司,我们叫特种部队,9支特种部队才可以做出来刚才看到的东西,包括贴板砖的就是一个专业公司,贴室内装修的又是一个专业公司,这些专业公司平时就要训练,并不是招投标的时候选一个,因为你要做宝马,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细节了。时间关系细节就不展开了。施工的单位,包括采购,还包括价格链,我们实际上在房间里盖大楼,在一个平台上工作。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由石器时代进化到铁器时代,这个时代怎么跟传统行业结合,铁练出来了以后你做锅,还是做枪,各行各业自己用了,所以那时候买了一个电脑打图机,80多万块钱就买一个今天的彩打机,红黄蓝三种颜色,那个图拿到建设部,建设部很感动。我们今天实现了设计、施工、采购,一直到物业管理都在一个平台上,没有人出现重复劳动,公司浪费。
我在哥本哈根大会主要是讲两个,一个是节能减排的空间很大,第二个是系统环保技术不落后于西方。系统技术不落后,减排空间很大,主要是我们普及不够。接下来这个势头已经很好了,有一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感觉,但是这个火苗不大,需要再浇一把火。会不会增加房价,实际上不存在的,我刚才说房价是跟供不应求、跟你能不能涵盖住相关,而且这个房子做好了以后可以带来附加价值。
王宝林(中国建设报报总编辑助理):张在东先生的演讲让我们认识到开发商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同时更是绿色建筑的见行者和探索者,绿色是未来的希望,具有谋划未来才能够开发未来,赢得未来。下一位演讲者是Ecospecifier Global技术总监David Baggs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提供低泵本的绿色建筑生产力,设计和研究趋势。
David Baggs(Ecospecifier Global技术总监):大家早上好!我实际上在绿色建筑行业里有30年的经验,我第一次到上海来是2003您的时候,加入到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委员会。首先我要跟大家抱歉一下,因为我的演讲里面没有做好翻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好翻译。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会把演讲翻译成中文,大家给我名片的话我会把中文的版本给到大家。
大家知道我们目前面临一个紧张的局势,就是气侯变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去使用一些绿色的建筑、绿色的经济来不断地建立高性能的建筑,并且把成本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在美国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建立绿色建筑,而用低价格建立绿色建筑是可能的,他可以使用到市场上的1/3造价来建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使之可持续性,我们称之为一体化的设计,在设计里把所有的学科都整合在一起,在整个设计的流程里我们不断地考虑每一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怎么样达成协同的效应。而在建筑不同的系统层面里找到一种协调的效应和和谐。实际上我们发现有协同效应等于就节省了成本。
这是在美国进行的一个项目,我们看到有1亿的成本预算。当时这个项目得到了LEED的认证,LEED是美国的标准,实际上在中国也在是。到我们使用了这个技术之前发现它超标更多,所以我们开始起动绿色建筑的生产技术,采用了新的技术,就是一体化的技术以后对这个结果进行考察,发现它得到了35个LEED的积分点,而且成本大大下降,满足预算,通过这种既可以满足绿色建筑的目的,可以达标,并且又可以打大地降低成本,所以我们看到绿色建筑并不一定代表的是高昂的成本,绿色建筑也可以带来节省成本的情况。
来看一下这边,我的幻灯片上可能有些乱码。协同效应可能等于于技能的流程和产品,我在今天的演讲里面也会给大家带来我们怎么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产品,从而降低成本,建立绿色的建筑。我们看一下智能流程吧。这个流程实际上包括了一体化的设计,加上一体化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再加上管理风险,还有规避风险的工作,以及使用创新。另外,还有建筑信息模型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把这个简称为BM、BIN。实际上BM就是这个观点里经常会提到的观点。我们看到流程里经常会使用到能源和水的模型,会使用到很多的工具,会侧重于一些被动能源的设计,以及一些正面有效的效果。另外也会关注一体化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我们会特别关注到一些相应的战略。如果你非常注重一个建筑里的协同效应的话,你可以看到系统之间会有一种互相的影响,一个系统可以影响另一个系统的功能,如果你可以把系统变得更加有效的话可以降低成本。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会在整个上游和下游的建造层面上去关注到它的全面彼此影响的效应,从而使单个的系统也可以更加有效的运作来减少成本。另外我们的智战略里包括一个智能设计团队,里面包括很多的工作人员,他们有很丰富的经验和承诺,认真工作来满足我们的工作目标。在奥运会期间我们也很注意不要超过时间完成工作,而且要在既定的预算里完成工作。而且还有工程技术的一些人员,以及管理者,在这个供应链里用到了很多的人员,包括一些设计人员等等,一切都会订立规划,然后再进行操作。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商业模型、管理模型里面都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风险,我们必须要对风险有一种更加精良的方法进行衡量,并且掌控和评估,我们要审查一下这个风险是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那是怎么样的一种风险呢,对于这个风险有什么态度,是不是觉得它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们去识别这个风险,处理这个风险它的结果是不是值得我们去花这个成本和代价来做呢,另外我们怎么对这个风险进行管理,还需要寻找更多创新性的方法来管理风险,还有一种让其他的人来给我们做审查,这叫第三方认证,通过第三方的认证来识别风险。
谈一下建筑信息的模型,现在谈到的是种三维的CAD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可以用三维的信息添置在图纸上,从而给我们更多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工具来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单一建筑的模型,可以在很多层面上使用到这个模型。在整个建筑的过程当中都会使用到这个模型,它会帮助我们做图纸,另外也会成为我们房屋管理的模型。比如说我们在悉尼大剧院的项目里,我们会有一个按纽,如果你按上去的话他会告诉你实事安装的情况,如果这个部件安装上去的话成本是什么,而且对下一次维护的时间是什么,可以得到所有时时方面的信息融入到规范里面去。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工具是一个非常先进、复杂的工具,是在绿色建筑里面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美国的联邦政府有一个专职采购部门,但是如果你没有用BIM来做规划和草图的话,他们是没有办法采购的。此外,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不仅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做草图,同时还可以做一些模拟。比如说通风啊,以及自动的量化、成本的预算,以及模拟情况,还有生命周期预算等等都可以模拟出来。
我们看建筑的时候也会看建筑每一个层面生命周期当中的材料成本,以及每一个层面都有可能发出的一些排放。比如说像一个门的话,可能这个门都有3、4种不同的木材来做成,当中还会涉及到一些金属的原材料,所以叠加起来的话实际上木本身就有2、3千个数据点需要我们搜集和计算。由此推算的话整个建筑当中的数据点有多少呢,就是上百万、上千万个,可能更多的数据点带搜集、监测,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悉尼2002年会议上我们做了三类的生命周期分析。现在我们有更先进的一个软件来进行协作、分析和计算。这是三个情景的分析。7个人用一年半的时间来进行3个情景的分析。非常幸运的是这个软件,LCA设计软件是一个非常好的套件,据我所知现在还没有可比拟的软件,而且它可以在几天当中就可以把分析做出来,要把数据录入这些软件,然后只要点击右边的材料就可以了,右边有材料的选择,如果是点住,拖到模拟图上的话你就可以组装出你想要的一个杆楼了,而且可以用你想要用的材料,当中的照明、灯具等等都是可以模拟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模拟你可以计算出它的情况。
在排放方面我们原先只会看运营当中一些可能的排放,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够的,还需要看一下材料本身的排放。原先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的,但是通过这个软件实际上非常地方便,而且快捷。这个软件现在在澳大利亚广泛地被运用,而且还有很多工程材料和模拟运用于其中。我们现在称之为具体专业性的应用。我的经验是我们可以用来分析生命周期排量,据我经验来看我们在做整个楼宇的时候也可以把材料生命周期加进去,然后算出整个楼宇碳排放的影响,这是计划的一些楼宇排放和其他元素的信息。当然,经过这样类似的计算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整个大楼楼宇,同时也可以分析区域地块的生命周期和排放的情况。通过这些软件的协助可以找出更多智能化的建筑。未来的建筑需要更大和持续性,而且未来企业要有更高的社会责任,在当地社会市场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通过这些软件和技术协助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专业、绿色的,或者是创新节能的技术,因为在座你们本身并不一定需要成为专家,但是利用这些协助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