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地板三清山婺源春行记

icon 2010-04-13 12:46:09
icon 0

江南的人间四月天,就像是娃娃脸,一会是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一会又是细雨纷纷,行人断魂。就是在这样一个阴晴不定的季节里,我们营销中心市场部和产品部一行21人踏上了前往上饶三清山和婺源的旅途,开始两天两夜的苦乐之旅。

49下午3点半,开往上饶的动车带我们暂时远离都市的尘嚣,赴野外踏青纾缓心胸。三小时的车程,说远不远,大家满怀兴奋,吃着早早备好的零食,拿出扑克捉对厮杀起来,一路欢笑,很快就到了上饶火车站。出站欢迎我们的就是久负盛名的上饶山鸡腿,一字排开的烤鸡腿档,烤肉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小贩的吆喝声没能让我们停下脚步,我们在导游小孙的引导下直奔酒店。这次出行,多亏了上饶安信经销商,他们帮忙找旅行社联系酒店,让我们在人生地不熟的上饶不至于找不着北。下榻的是四星级的和平国际饭店,在当地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让我们惊喜的是,酒店正门上方的LED滚动显示屏打出的“欢迎上海安信伟光木材有限公司领导莅临参观考察”字样,经销商朋友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尽管是夜晚,见此架式,我们赶忙集合到正门前合影。办完入住手续简单整理之后,在上饶安信总经理吴海波盛情相邀之下,我们前往在上饶有名的“家外家”酒楼进餐,他的几位得力干将早已备好酒席。这家酒店是典型的“怕不辣”江西菜,味道确实不错,觥筹交错之间有说有笑,席间欢快略过不表

安信地板三清山婺源春行记

 

天上:仙山胜景 云深不知处

第二天大家起一大早前往距上饶市区80公里的三清山,三清山是江西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也是仅次于鹰潭龙虎山的道教名山,在道教中,“三清”是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位天尊,可见道教对此山的尊崇。佛家修行的目标是成佛涅,而道教则是成仙飞升,三清山既然为古仙人之所居,也是我辈凡夫俗子向往的仙境。

不过,三清山并非孤独的一座山,而是一片群山,整个景区229平方公里,主峰是海拔1816米的玉京峰,也是我们当天的目的地。车没到主峰,就能感受到仙山的不食人间烟火和非同流俗,群山云雾缭绕,果如人间仙境,山下山涧清溪,仿佛世外桃源。进入景区,一路的仙境美景让人赞叹,没想到江西有这么美的地方。

行前一天,天气预报说会下雨,直让我们唏嘘怨叹。当天也确实是阴雨天,不过让我们更不快的是,周末等待上山的人非常之多,上山的索道要到下午二点才能排到我们,我们要想上山饱览美景,一是等,二只能靠开动脚下的“11”路车。每个人必须自己做出选择,大部分人选择登山,只有四位素称精明的同事选择坐等。大家说好在集合地点会合分头行动,然后大巴车带着登山的队伍出发,三清山主要有两条索道,需要我们等的是东侧金沙索道,南侧的梯云岭索道正在改造施工中,不过南侧山势险峻,倒是登山的好去处,我们走的就是这条线路。大巴车沿着盘山公路扶摇直上,让我们吓出一身冷汗,还好司机技术确实很好,我们顺利到达半山腰的农家饭店用餐。梯云岭线路人流较少,吃完饭雨也下了起来,而且雨点很大,大家披上买来的雨衣整理行装向山顶进发。

这一侧上山的路只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石阶在绿荫掩映中盘山绵延而上,像一条螺旋天梯,直上九霄云外,怪不得叫“梯云岭”,石梯越往上越陡峭,石阶旁竟然是一条从山泉汇聚倾泻而下的溪流,水流颇大,有些地方像个小瀑布,行走攀爬于万古长流的山涧清溪之侧,油然生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真的是久违了!

三清山据说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并且号称“小黄山”,如此美誉,肯定不会没来由。所谓的兼具“雄伟、奇秀、险峻、烟云、清幽”都只有登山才能真正感受到,乘坐索道是体验不到的。而登山正是验证她的最好方法。但登山是一件苦事,都是腿脚麻利的年轻人,爬山时来腿脚倒不怎么酸痛,最不舒服的是汗流浃背让人不爽,尽管脱得不能再少,还是不能止住汗液往下滴注,即便偶尔在旁边掬掊清冽澈骨的山溪水洗脸也不能抑止,更何况,雨点越来越大,又湿又热,那种感觉实在难受。有人只得求助登山轿,那个可是论斤计价的,不是一般的贵。我们慢慢拾级而上,走累了回头欣赏一下身后的风景,确实美不胜收。站在高处,回看雨中的三清山,群山云雾蒸腾,云海飘渺,像煞国画大师笔下的山水长卷,那种云气氤氲胜似仙境的感觉无法言喻。云雨让山别有一番气象,也遮住了沿途上许多景点,比如观音赏曲、司春女神等往日的著名景点都看不到了。不过,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并非自然景观,而是三清山人工搭建的绝壁栈道,那栈道盘旋于半山崖壁上,站在栈道上往下看,除了云雾就是山壁上的松柏和灌木,人站在上面,仿佛站在云端,真的好担心自己会一脚踏空。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国内至今最长最好工期最短的人工栈道。

雨一直下,但丝毫没能减缓我们行进的脚步,花了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在独秀峰“登顶”会合留影,导游告诉我们,这并非最高处,玉京峰绝顶被云雾遮住了,要上去至少还要五个小时,真是“莫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看来登山也有人生哲理。虽然一路风雨,但沿途我们确实体验到了“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这已经让我们不枉此行。不过下山比上山还苦,走了二小时下山的路,到达云间栈道,小腿i麻打颤还好,苦的是居然还要排队,而且一排三里长,绵延的人潮站在栈道上,个个雨湿春衫失魂落魄,悬于半空中煞是壮观。那边厢坐等索道的四人据说混水摸鱼蒙混过关,早早登上了禹皇顶等我们会合,他们的“带着大哥”秦宇还做诗一首嘲笑登山队,诗云:“豪情满怀徒步游,不知三清满怀忧;十七勇士今安在,情断栈桥泪花流。”通篇的幸灾乐祸!

排队三个多小时,终于从山上下来,大家都累得不行,当晚,吃过晚饭,大家立马扎进足浴馆脚底按摩,排解一天的疲乏。一天下来,大雨让大家没看到多少景点,但这不算遗憾,因为大家用脚感受了许多,最遗憾的是来到道教圣地,居然没能去参观山上的三清宫,体验道教文化,这才是最大的遗憾!因为三清山实在太大了,你不花个三五天是看不完的! 

人间:古镇徽风 雨密更风情

三清山下来,当晚我们就赶往此行的另一站――号称“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深夜的婺源,四处霓虹炫烂,丝毫不逊于大城市的繁华,足见其旅游产业的发达!婺源距三清山50多公里,古来即属徽州,建国后划归上饶管辖,即便如此,其徽州文化特色并无一丝稍减。进入县区,就能明显的感觉得到,因为四处都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不单单是古建筑,连现代的高层建筑也照此设计,不得不让人佩服婺源古文化保存得好!我们住在婺江之畔朱子步行街上的假日酒店,江边居然还有好多民妇在洗衣服,又不得不让人佩服婺源的民风古朴了!

徽州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除了黄山脚下的黟县宏村、歙县西递之外,就是婺源的李坑了。这里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还有充满野趣的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我们此行就是来看油菜花的啦。可惜的是,据导游介绍,因为今年冬天来得晚,油菜花的花期早过了,本来往年开得烂漫的李坑油菜花现在已经谢得差不多了。

不过,婺源并非只有油菜花可看,导游在来时的车上就介绍开来了,婺源有“红绿黑白黄”五宝,分别是荷包红鲤鱼、绿茶、龙尾砚、雪梨、油菜花。荷包红鲤鱼名列满汉全席,可见其美味;婺源绿茶见载于陆羽《茶经》,更是一绝;龙尾砚又称“歙砚”(婺源古代隶属歙县),古来即是贡品;江湾雪梨则是全国独一无二。婺源可谓到处是宝啊。

第二天迎接我们的依然绵绵阴雨,大家还是一身雨披雨伞行头,不过兴致一点不减哦!“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这歌词实在太棒了,用来形容雨中的江南再恰切不过了。雨中的江南,才是本色的江南!本来是来体验四月的明媚春光的,不意居然撞上阴天的江南,也许是老天故意安排,想让我们品味她更诗意更风情的一面。

李坑,90%的人口姓李,故名“李坑”。村口的牌坊高高耸立,告诉我们他的历史悠久和深厚底蕴。进到景区,要乘坐三分钟的电瓶车。景区入口就是李坑本地最负盛名的香樟树,李坑当地遍植香樟,二人合抱、数百年的香樟随处可见,村民还把香樟切片贩售,用于驱虫、防蠹、治脚气。景区入口的香樟树,有三百年的历史,据说绕行祈祷可以升官发财添福增寿,不过最多只能绕行五圈,每一圈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福报。据说原来树上挂满了红纸片,上面是村子里比较难养小孩的生辰八字,父母以此祈求香樟树神赐福给小孩,让小孩健康平安成长。香樟树在李杭被奉为神树,人们对它充满敬畏。

李坑,的确是小桥流水,整个村庄被一条小河包围,充满诗情画意。尽管整个村落已经过度商业化了,但农妇依然延袭古风在河边浣洗着衣服,为诗画的李坑更增风情。不过李坑的小桥流水只能算是点到为止的类型,无法与周庄乌镇之类的相提并论,这是它比较不够味的地方。

在李坑,连洗手间都有“舒园”的雅号,可以相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了。李坑最大的看点应该是他的徽派古建筑,可分为官宅和商宅。官宅最具代表性是李文进的大夫第,那多级的石阶、高高的门槛都显示着门第之高,进入其中,雕梁画栋,石雕、木雕、砖雕各擅胜场,竞显风流。正堂横梁上的木雕“八仙过海”、“郭子仪拜寿”惟妙惟肖,古色古香,更是一绝。最具特色是其中的小姐阁楼,据说当年待字闺中的小姐就是站在阁楼上往下抛绣球选女婿的。商宅的代表是李瑞材故居,虽然也是豪门庭院,但显然不如大夫第那么典雅,其正堂上的两把太师椅也成了游客拍照的道具了。还有就是李知诚的故居了,李知诚是南宋的武状元,因辅佐岳飞伐金为奸臣所忌,最后心灰意冷回到李坑开馆授徒,在他故居正堂悬挂着一幅大大的“武”字,不过李氏把“武”字上面的一点写在下面,表示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和悲哀!在李知诚的故居里,有一棵他亲手种下的紫薇树,这棵树是李坑一宝,用手轻轻刮挠树皮,它的树枝会轻轻颤动起来,有点像含羞草。之前的夜里,做脚按的小妹就特别向我介绍起这棵树,并嘱咐我一定要去看,总算是看到了。商宅还有木商李书麟的宅邸,里头正堂摆放的木条案是江南古建筑中少有的,不过我倒觉得其中古人的茅坑有点意思,这个茅坑的下水道居然排到农妇洗衣的河里,不知道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环保问题的?别看是乡村,李坑也有很多文化设施,古戏台是我觉得保存最完好的,戏台前是露天场地,左右大约各一箭距离,不过也有可以避雨遮阳的长廊,站在戏园前面,遥想当年戏子们在戏台上低吟浅唱,可以相见往日戏园的繁华。其他文化设施还有狮傩庙、中书桥、文昌阁,不过时间太紧,来不及参观。最可惜的是没看到傩,因为那里排了好长的队,傩舞可是轻易看不到的。

时间只有两小时,我们从村头到村尾走马观花走了一遭,最后在通济桥下申明亭集合,通济桥是有百多年历史的石桥,而申明亭则建于明代,是古代李坑村民鸣锣集会申明村规民约的地方。在此集合,也算是李坑之行的完美结尾。 

逛完李坑,紧凑的行程也结束了,我们驱车三个多小时回到上饶,上饶安信吴海波总经理和他的几个助手早已备好酒席等着我们,匆匆用餐之后我们便与他们道别回沪。在上饶火车站,热情好客的吴总还送给大家每人一份当地最好的特产――葛源牌葛粉。来时接风洗尘,去时送别饯行,上饶朋友真是用心到了极致,让我们非常感动。这让我想起初来那晚在饭桌上,大家让我赋诗一首以助酒兴,我不是曹植可以七步成诗,也不是李白可以斗酒百篇,于是当场没答应,不过现在我倒可以做一首打油诗送给上饶安信,如下:“感怀春雨四月行,谢意应致饶诸君;上海此来陌途境,饶思幸遇地谊情。安得美酒同欢庆,信有吴君来相请; 仙乡胜景诚难忘,盛情厚谊亦在心!”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首字连成“感谢上饶安信”,匆忙拼凑,希望能博诸君一笑!

这次活动,诚如带队的殷根源总经理所说,可以算是一次野外拓展训练,锻炼了身体、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性情,和谐了团队,一举多得,不过,也是托安信之福,我们才有这样的机缘,谢谢安信!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产品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