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生活":小林利彦 分享世博日本馆设计(3)

icon 2010-11-01 14:18:16
icon 0

摘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设计界,也遵循着如此规律。唯有源源不断地荟萃各界的精华,系统的将其加以融合,体系化的呈现,才能使设计之路得以螺旋式上升发展。在由中国建筑学会、《a+a》杂志举办的中日韩“三国演‘艺’ ” 设计“界”高峰论坛上,代表亚洲...

  只有从这个地方才能从下到上看到整个呼吸柱,下面我介绍一下日本馆的场馆内部,一层是等候空间和办公区,二层以上是大空间的展示区域。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层的平面图,右面就是等候区,左面就是办公区。游客将通过一层的自动扶梯直接去往三层的展区,游客可以从第一展区俯瞰整个展区空间,同时俯瞰坡道,前往第二展区,再前往表演音乐剧的第三展区。最后游客将利用楼梯回到一层的中楼部分,从出口出来以后有一个广场,在这个广场的背面就有被韩国文字被覆盖的韩国馆。

  在这里想稍微讲一下我对韩国馆的印象,从韩国馆的外观和日本馆的外观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我认为多样性的设计正是这片展区乃至这个城市应该有的魅力。韩国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个首层都是架空的,分为等候区和表演区。韩国馆还有更有特色的,游客可以建筑外墙看到里面的架空空间,在前往餐厅的时候在楼梯上可以观赏到内部舞台上的舞蹈和舞乐表演,由此可见韩国馆是非常开放的场馆。

日本馆 内景

  下面继续回到日本馆的话题上来,这是日本馆一层办公区的贵宾休息厅,在这里可以看到空间是一部分,除此以外在餐厅内也可以看到呼吸柱的部分。这是贵宾休息厅里的照明,这里的照明采用的是有机LED照明,是一种非常薄的发光体照明,采用日本最先进的技术,预计很快进入商品化的阶段。

  下面我想世博会的日本馆当中造型独特,运行的材料也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做一下回顾。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1992年西班牙塞尔维亚世博会的日本馆,因为日本的建筑设计师就是安藤中雄先生,这就是他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安藤中雄先生是以清水混凝土表面为主的,但是安藤先生设计出采用日本传统材料,在日本业内也传为一段佳话。

  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是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世博会的日本馆建筑,材料是采用了纸质的材料和木质的材料。

  下面这个建筑是五年前爱知世博会的日本馆,由我所在的公司日本设计所设计的,建筑整体被遮盖,可以通风,可以遮阳,非常像蚕茧的建筑。从日本馆的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日本馆之间有一个进化的过程,而且每届日本馆可以推出符合时代的新型材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品牌专区

申请免费量房验房

icon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icon

请输入您的姓名

icon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icon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icon
5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