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年来民族企业与洋品牌对抗内幕
摘要:国际家居连锁巨头家得宝公司9月14日公开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在华业务将以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的形式存在。这意味着家得宝继百思买、乐华梅兰、美颂巴黎等全球知名渠道巨头从中国市场全面撤退。
经济领域的土洋品牌之争,是曾经弱小的中国本土品牌在逆境中的成长史,也是国际巨头大鳄们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行史。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大量洋品牌带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全球化成功扩张经验涌入中国。他们大幅拓展着经营版图,所有本土品牌都没有列在他们竞争对手名单上,在他们眼中仿佛在中国成功本土化就像反掌观纹一般简单。

洋品牌携资本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咄咄逼人。可口可乐面对“东方魔水”健力宝不屑一顾,扬言“花几十亿收购健力宝把它轻轻地倒在海里”,其他国际巨头基本是这样俯视的心态。
于是,岁月的车轮碾过,“东方魔水”健力宝消失了;日化行业基本上被宝洁、联合利华垄断;肯德基麦当劳风靡全国;立顿一个品牌打败了所有中国茶商;家乐福沃尔玛也在中国开疆拓土……让我们不禁又忆起一百多年前那些屈辱的岁月。
事实上,本土企业也曾一度人心惶惶,大量国际大品牌进入尚未成熟的中国市场,很多从规模到管理都处于学习阶段的本土企业都深切感受到了“生与死”的危机感。当初还未成规模的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就曾慨叹,“我们还能活多久?”
然而时过境迁,很多曾经盛气凌人的洋品牌被生于忧患的本土民族企业逐渐蚕食生存空间,不得不狼狈撤退。在民族企业扬眉吐气的时候,不禁让我们用时下流行语慨叹,“神马洋品牌神话都是浮云”,只有不断调整经营模式适应本土消费者,用产品、服务和体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才是硬道理。
标签:
热门资讯排行
- 资讯专区
- 图片专区
- 产品专区